應用理論:容器建構 (Container Building) 與 心理安全感 (Psychological Safety)
那場充滿阻抗的「API契約設計會」,讓艾佛勒和穆拉提都意識到,他們操之過急了。團隊就像一群長期在野外生存、習慣了彼此戒備的動物,突然被要求在一個小空間裡和平共處,它們的本能反應不是合作,而是豎起全身的尖刺。
艾佛勒決定,在第一個行動研究Sprint剩下的時間裡,暫時擱置那個宏大的技術目標。他們需要先完成一個更基礎、也更重要的任務:建造一個安全的「容器」(Container)。
在組織發展領域,「容器」是一個隱喻,指的是一個能容納和承受強烈情感、衝突和不確定性的「人際空間」。一個強大的容器,來自於高度的心理安全感 (Psychological Safety)。哈佛大學教授艾米·埃德蒙森將其定義為:「一種團隊成員共享的信念,即團隊是安全的,可以進行人際風險承擔。」換句話說,在這個環境裡,你敢於提問、承認錯誤、提出不同意見、甚至提出瘋狂的想法,而不用擔心被羞辱、排擠或懲罰。
對於「星雲科技」這個長期處於指責文化下的團隊而言,心理安全感是一種極其奢侈的稀缺品。艾佛勒的任務,就是要像搭建一個軟體開發的「沙盒」(Sandbox) 環境一樣,有意識地為團隊打造一個可以安全進行「人際風險實驗」的沙盒。
他做的第一件事,是召集了前後端團隊,進行了一場名為「重啟我們的合作」的工作坊。
工作坊的開場,艾佛勒在白板上寫下:「是什麼讓我們難以說出真心話?」
他邀請大家用匿名便利貼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。幾分鐘後,白板上再次貼滿了令人心驚的答案:
「說了也沒用,還會被當成麻煩製造者。」
「害怕顯得自己很蠢。」
「擔心得罪人,影響績效考核。」
「我不想引發衝突,那樣的氣氛太難受了。」
「上次我提了個建議,結果被一位資深同事當眾駁斥得體無完膚。」
艾佛勒逐一念出這些便利貼,每念一張,都像是在為這個房間裡無形的恐懼和焦慮命名。他沒有做任何評判,只是客觀地呈現。「感謝大家的坦誠。看來,在我們這個『系統』裡,說真話的風險,遠遠大於保持沉默。」
接著,他話鋒一轉:「那麼,如果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可以安全說出真心話的空間,需要我們共同遵守哪些規則?」
這一次,他引導團隊進行公開的討論。在艾佛勒的主持下,一條條溝通的「公約」被建立起來,並由他親手寫在了一張巨大的海報紙上:
對事不對人,區分觀點與個人: 我們可以挑戰一個想法,但不能攻擊提出想法的人。
以學習為目的去傾聽: 當別人發言時,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準備反駁,而是試圖去理解「他為什麼會這麼想?」。
提問是為了澄清,而非質疑: 將「你為什麼要這麼做?」換成「你能多告訴我一些你這麼考慮的背景嗎?」。
「我」字開頭的表達: 表達自己的觀點時,盡量用「我感覺…」、「我認為…」、「我擔心…」來替代「你總是…」、「你應該…」。這是在陳述自己的主觀真實,而不是在給對方下判斷。
覆盤時的最高指導原則: 艾佛勒特別引用了敏捷開發中的一句名言:「無論我們發現了什麼,我們都要理解並堅信,每個人在當時的情況下,基於他們所掌握的資訊、所具備的技能和所擁有的資源,都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。」他將這句話用紅筆加粗,放在了所有公約的最頂端。
保密原則: 在這個房間裡的個人故事和脆弱分享,未經本人許可,不得帶出這個房間。
當這張寫滿了公約的海報被貼在會議室最顯眼的位置時,房間裡的氣氛發生了微妙的變化。這些不再是艾佛勒或管理層強加的規則,而是團隊成員自己參與制定的承諾。
艾佛勒深知,僅有規則是不夠的,領導者的行為是建立心理安全感的關鍵。他與穆拉提進行了一次深談,並邀請她在此次工作坊的最後,做一次「脆弱性示範」。
在工作坊即將結束時,穆拉提走上台。她深吸一口氣,看著台下的員工,說:
「大家好,我是穆拉提。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,作為技術的最高負責人,我只關注了『方舟平台』的進度和Bug數量,卻忽略了創造這個平台的『人』的感受。我沒有為大家提供一個清晰的目標,我也容忍了指責文化的存在,我批准了那些犧牲質量的交付決定。在追求業績的壓力下,我沒有保護好這個團隊。對此,我負有最大的責任。我向大家道歉。」
她的聲音不大,但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在場每個人的耳中。會議室裡鴉雀無聲,許多員工震驚地抬起頭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坦誠甚至脆弱的CTO。
穆拉提繼續說道:「『綠洲計畫』對我來說,也是一次學習。我承諾,我將和大家一起,遵守我們今天定下的所有公令。我會努力去傾聽,而不是下指令。我也希望,當我做得不對的時候,你們可以,也敢於,向我提出來。」
穆拉提的這番話,像一股溫暖而強大的力量,注入了這個剛剛建立起來的「容器」中。它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:在這個新的沙盒環境裡,連最高領導者都在學習和承認不足,那麼,我們普通員工的提問和犯錯,或許也將被允許。
工作坊結束時,團隊成員之間的氣氛不再那麼緊繃。雖然信任的冰山尚未融化,但這個由共同規則和領導者示範所打造的安全沙盒,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在冰冷的海水中升起篝火的可能。他們準備在這個沙盒裡,進行第一次,真正意義上的「人際風險實驗」。